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生態人類學
Ecological Anthropology 
開課學期
108-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羅素玫 
課號
Anth2029 
課程識別碼
105 369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1Anth2029_EA_108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說明 :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介紹生態人類學的基本討論、理論發展簡史與當代的重要課題。生態人類學為人類學的重要分支之ㄧ,在人類學研究中,對於人類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的探討早有累積,而近年來生態人類學理論所帶出的方法和理論,也已開始對人類學理論發展帶來影響。有關世界各文化中的民族生態學、民族植物學與民族動物學的研究亦發展得相當快速,此領域的學者大多有跨學科的研究背景,亦有不少來自非人類學領域,這些研究可以提供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增加對研究社會的認識,乃至協助我們重新檢視各個被研究社會對於自然、環境、時間、空間、作物以及動植物的觀念。而透過檢視文化、社會組織與生態之間的連結,更揭露了此一問題與政治經濟、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或科學倫理等議題的重要關係。

我們將透過仔細研讀一本以此主題為核心之教科書與相關的輔助文章來熟悉此ㄧ學科分支。另外亦將研讀兩本生態人類學之經典民族誌,以更加了解採用此研究方法之學者在人類學研究上之理論企圖與意義。在課程中,我們除了將為同學導讀有關生態人類學的重要理論,另一方面亦將嘗試建立由生態人類學之研究方法來閱讀與重組民族誌材料之基礎。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介紹生態人類學的基本觀點、理論與研究方法。透過檢視文化、社會組織與生態之間的連結,更揭露了此一問題與經濟發展、環境議題或科學倫理等議題的重要關係。

第一部分課程將以教科書篇章為主,輔以相關重要議題的主題文章討論,兩第二部分課程則透過分組報告,仔細研讀2本生態人類學之民族誌,以更加深了解,採用此研究概念與方法之學者在人類學研究上之理論企圖,與從不同的民族誌進行銜接與對話的意義。我們亦將安排田野參訪與專題討論,讓同學有機會在不同研究者的帶領下熟悉此ㄧ學科分支的相關問題。 
課程要求
課程作業要求 :

作業一:請由不同生態適應型態社會中選擇一個上課內容進行讀書書面筆記與上課口頭報告,每人約15分鐘。(1. Introduction 2.狩獵採集3.園藝型農業4.漁業5.畜牧/農業 6.社區保育)字數2000字左右或為課程口頭報告ppt。請於上課前一天晚上12:00前上傳ceiba。第二週課程現場登記報告週次。15%

作業二:翻閱英文生態人類學相關期刊(電子期刊或紙本均可,請參考課程網公佈欄),分析連續5期的主題趨勢與變化。若以此趨勢來嘗試分析某一生態或環境事件,你會選擇什麼題目?試論證該題目的重要性與可以分析的方向為何。請將報告內容寫成一頁A4文件(1000字左右),上傳至Ceiba作業區。第十週11/7上課時每人5-10分鐘內與同學分享心得。10%

作業三:民族誌口頭摘要報告(Perfect Order 或Frictions)。課上指定閱讀民族誌之報告。每人12分鐘。請於上課前印出ppt或文字摘要給上課同學與老師。15%

作業四: 翻轉教室。生態人文民族誌書寫。佔總成績之10%
請參考課程內容第十四與第十五週。

作業五:期末報告,佔總成績之40%。6000-8000字左右。不論書寫主題為何,至少應納入3篇英文期刊論文做為文獻參考資料。每人準備15分鐘進行口頭報告。(抽籤決定順序) 書面期末報告於最後一次上課後十天內上傳ceiba作業區。遲交一天扣總分5分,ㄧ週後將不再接受繳交。報告內容請勿抄襲,若有具體事證,成績將以零分計算。40%

上課基本要求:10% 為出席率,請假請依照學校規定進行,使用系統請假。病假與公假需有憑證。本課程採隨機點名,一次未到扣3分總成績,三次點名未到者視同放棄修課。

《評分標準》

1. 作業一生態適應型態社會摘要報告:15%
2. 作業二期刊分析:10%
3. 作業三民族誌口頭摘要:15%
4. 翻轉教室參與:10%
3. 期末報告:40%
4. 出席:1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四 10:00~12:00 備註: 請預先準備討論大綱(一頁A4),並事先與老師預約會面時間,以免與其他同學預約之時間衝 突。 
指定閱讀
指定教科書 :
請參考各週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請參考各週課程內容公告。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第一週 導論與課程簡介
課程大綱請以ceiba公告為準,與紙本課程表略有週數不同,請特別標記一下喔∼

1080925 更新後完整課表已上傳


 
第2週
9/19  第二週 什麼是生態人類學 ?
課程導讀:
1. Shoreman-Ouiment and Helen Kpnina eds
2011 Introduction. in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Toda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指定閱讀:
Sutton, Mark Q. & E. N. Ander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 Oxford :BERG. Ch.1

Milton, Kay
1996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 Ch 1. Anthropolog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ism. Pp. 8-36. London: Routledge. NTU e-Book.
(請自行上台大圖書館網頁閱讀,中文版可參考ceiba 上傳檔案)

參考閱讀:
Berkes, Friket
2012 Sacred Ecology. From Preface to Ch.1, p.xiii-xxiv, p.1-20. Thir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第3週
9/26  第三週 狩獵採集社會
課程導讀第一階段
1. Orr, Yancey, J. Stephen Lansing, & Michael R. Dove
2015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Systemic Perspective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4:153–68.(文章上傳在第2週)
2. Sutton, Mark Q. & E. N. Ander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 Oxford :BERG. Ch. 5

指定閱讀:
1. Reo, Nicholas James & Kyle Powys Whyte
2012 Hunting and Morality as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Human Ecology 40:15–27.李宥妍 廖文聖 報告
2. Sahlins, Marshall 原初豐裕社會(1988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丘延亮譯本)
陳平真 黃士玹 報告

課程導讀第二階段: 從傳統生態知識與原住民生態知識角度再談生態人類學的知識論架構

1. Berkes, Friket
2012 Sacred Ecology. From Preface to Ch.1, p.xiii-xxiv, p.1-20. Thir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文章上傳在第2週)

2. Ellen, Roy and Holly Harris
2000 Introduction. In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第4週
10/3  翻轉教室:Perfect Order& Friction 生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整理文獻,作業補齊。
(不須到課,有需要跟老師討論的同學請自行準備與老師約時間) 
第5週
10/10  雙十連假
 
第6週
10/17  園藝型農業
課程導讀:
1. Conklin, H.
1954 An Ethnoecological Approach to Shifting Agriculture. Transaction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7(2) : 133-142. ( Environmental Anth. A Historical Reader Version)

指定閱讀:
1. Sutton, Mark Q. & E. N. Ander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 Oxford :BERG. Ch. 7, p. 187-215. (個案可以擇一報告)報告1

2. Berkes, Friket
2012 Sacred Ecology. Ch.4, p.77-104. Thir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報告2 陳宇彤 鄭家妤

3. Xu, Jianchu 1,2, Louis Lebel 3, and Janet Sturgeon
2009 Functional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Livelihoods, and Culture in a
Hani Swidden Landscape in Southwest China. Ecology and Society 14(2): 20. [online] URL: http://www.ecologyandsociety.org/vol14/iss2/art20/
報告3 傅韻麗 柯睿德

 
第7週
10/24  漁業

課程導讀:
1. Berkes Sacred Ecology Ch.7

2. Law, John and Solveig Joks
2017 Luossa and Laks: Salmon, Science and LEK. Revue d'Anthropologie des Connaissances 11,2(2): 1-11. (ResearchGate version)

指定閱讀:
1. Eder, James F.
2005 Coast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ocial Differences in Philippine Fishing
Communities. Human Ecology 33(2):147-169.
報告1 虞開元 李秉泓

2. Peloquin, Claude and Fikret Berkes
2009 Local Knowledge, Subsistence Harvests and Social–Ecological Complexity in James Bay. Human Ecology 37(5):533-545.
報告2 陳柏任 吳宜宣

參考閱讀:
王崧興 
1967 龜山島—漢人漁村社會之研究。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議題討論:消失的魚,季/祭成了甚麼?—東港鮪魚季和南方澳鯖魚季

 
第8週
10/31  農業社會/畜牧社會

課程導讀:
Sutton, Mark Q. & E. N. Ander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 Oxford :BERG. Ch.8 Pastoralism

指定閱讀:
1. Anderson, David G. et al.
2014 Landscape Agency and Evenki-Iakut Reindeer Husbandry Along the Zhuia River, Eastern Siberia. Human Ecology 42:249-266.
報告1
郁鴻軒

2.Ch.9 Agriculture, Sutton, Mark Q. & E. N. Anderson. 2004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Ecology. Oxford :BERG.
廖丹華


參考閱讀:
王明珂
2009 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台北:聯經出版社。

 
第9週
11/7  以社區為基礎的資源管理;環境保育與社區參與製圖的議題
課程導讀:
Fox, Jefferson
2002 Siam Mapped and Mapping in Cambodia: Boundaries, Sovereignty, and Indigenous Conceptions of Spac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5:65-78.

指定閱讀:
1. Brosius, J. Peter, Anna L. Tsing, and Charles Zerner, eds.
2005 Communities and Conservation: Histories and Politics of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alnut Creek: AltaMira Press. (Introduction)
報告1 廖慧雅

作業二 期刊介紹與分享 每人5分鐘

Perfect Order By Lansing 導讀 
第10週
11/14  專題演講:生態家園與正濱人文走讀的方法策略和討論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人文研究所 林益仁副教授
 
第11週
11/21  期刊分享(續)

Perfect Order By J. Stephan Lansing (上)
導讀
前三位報告同學
1呂心怡 pp.1-19
2虞開元 pp.20-42
3簡瑜柔pp.43--66
J. Stephen Lansing 個人網頁 有大量研究介紹與下載資源 可盡量參閱與Perfect Order 相關部分以增加理解
http://www.slansing.org/

TED*Talks
Perfect order -- recognizing complexity in Bali: John Stephen Lansing at TEDxNT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ZLLGCaz74M

 
第12週
11/28  Perfect Order (下)
4李秉泓pp.67-87
5郁鴻軒pp.88—107
6傅韻麗pp.108-129
7廖丹華pp.130-152
8李宥妍pp.153-173
9黃士玹pp.174-195
 
第13週
12/5  Friction by Anna L. Tsing (上)

1陳宇彤pp.22-50
2廖文聖pp.51-77
3賴智琪pp.81-106
4陳柏任pp.107-134
 
第14週
12/12  第十三,十四週Friction by Anna L. Tsing
報告次序見同一檔案

5吳宜宣pp.135-154
6張瑜玲pp.155-182
7柯睿德pp.183-202
8廖慧雅pp.205-230
9鄭家妤pp.231-256


作者網頁參考與近期針對松茸的國際團隊研究
http://anthro.ucsc.edu/faculty/singleton.php?&singleton=true&cruz_id=atsing

http://www.matsutakeworlds.org/


 
第15週
10/26  第十五與十六週 10/26 或 10/27
@基隆正濱漁港 走讀基隆 書寫生態人文民族誌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人文研究所 林益仁副教授 與 社區講師

時間另訂,待修課人數確定後分組並公告。

請留意此為全天工作坊行程 
第16週
  正濱漁港走讀(續) 
第17週
12/26  期末報告(一)
Week 12/26星期四
1.簡瑜柔
3.張瑜玲
4.李秉泓
6.傅韻麗
7.賴智琪
9.鄭家妤
廖慧雅
 
第18週
1/2  期末報告(二)
柯睿德

10.呂心怡
12. 虞開元
13. 廖文聖
14. 郁鴻軒
15. 吳宜宣
16. 陳柏任
17. 陳宇彤